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后果

2024-05-19

1. 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后果

考虑问题可能有些片面吧。不要把国家的政策想得过于简单。
房价的快速增长,确实给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相对平稳,而且不退反升。
虽然这种好处是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的。我也很不齿。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舍小家为大家吧。。

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后果

2. 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史?

1、穆迪(Moody)公司的创始人是约翰·穆迪,他在1909年出版的《铁路投资分析》一书中发表了债券资信评级的观点,使资信评级首次进入证券市场,他开创了利用简单的资信评级符号来分辨250家公司发行的90种债券的做法,正是这种做法才将资信评级机构与普通的统计机构区分开来,因此后人普遍认为资信评级最早始于穆迪的铁道债券资信评级。1913年,穆迪将资信评级扩展到公用事业和工业债券上,并创立了利用公共资料进行第三方独立资信评级或无经授权的资信评级方式。穆迪评级和研究的对象以往主要是公司和政府债务、机构融资证券和商业票据,最近几年开始对证券发行主体、保险公司债务、银行贷款、衍生产品、银行存款和其他银行债以及管理基金等进行评级。目前,穆迪在全球有800名分析专家,1700多名助理分析员,在17个国家设有机构,2003年评级和分析的债券总额超过30兆美元,其股票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交易(代码MCO)。    
2、标准普尔(S&P)由普尔出版公司和标准统计公司于1941年合并而成。普尔出版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60年,当时其创始人普尔先生(Henry V. Poor)出版了《铁路历史》及《美国运河》,率先开始金融信息服务和债券评级。1966年标准普尔被麦克劳希尔公司(McGraw Hill)收购。公司主要对外提供关于股票、债券、共同基金和其他投资工具的独立分析报告,为世界各地超过22万多家证券及基金进行信用评级,目前拥有分析家1200名,在全球设有40家机构,雇用5000多名员工。    
3、惠誉国际(Fitch)是1913年由约翰·惠誉(John K.Fitch)创办,起初是一家出版公司,他于1924年就开始使用AAA到D级的评级系统对工业证券进行评级。近年来,惠誉进行了多次重组和并购,规模不断扩大。1997年公司并购了另一家评级机构IBCA,2000年并购了DUFF & PHELPS,随后又买下了Thomson Bankwatch,目前,公司97%的股权由法国FIMALAC公司控制,在全球有45个分支机构,1400多员工,900多评级分析师,业务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机构融资评级,迄今已对1600家金融机构、1000多家企业、70个国家、1400个地方政府和78%的全球机构融资进行了评级。    

自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上述三家公司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自称“NRSRO”(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后,三家公司就垄断了国际评级行业。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报告,在世界上所有参加信用评级的银行和公司中,穆迪涵盖了80%的银行和78%的公司,标准普尔涵盖了37%的银行和66%的公司,惠誉公司涵盖了27%的银行和8%的公司。每年的营业收入穆迪约15亿美元,标准普尔为10多亿美元,惠誉国际为5亿美元左右。

3. 美国信用评级下调的影响?

美国信用被下调,人民币国际化或迎来利好!

美国信用评级下调的影响?

4. 国际信用的信用评级

评级的一般形式(1)目的充分揭示受评对象的特定违约风险和违约的严重程度,为评级结果使用者提供客观公正的信用信息。(2)评级要素考察受评对象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背景、基本经营和竞争地位、管理水平及财务状况等基本方面。(3)评级原则均采用AAA-C的评级符号体系来表示信用风险的大小,再用+-号,或“1”“2”“3”,或“a” “aa”等来修正在主要等级内的相对高低。将BBB级以上的信用级别规定为投资级,其他信用级别为投机级。在很多情况下,评级下降多于上调,特别是在经济衰退的环境下,评级机构以下调信用等级作为基本思路。如,对公司的评级,在对公司等级进行调整前,一般会通过先将公司放在“评级前景”及“观察名单”上进行审议,以此向外界发出公司评级将会调整的讯号。评级结果在短期内出现逆转的情况很罕见。(4)分析方法a 因素分析法主要有下述几种方法:5C要素分析法、5P要素分析法、5W要素分析法、4F要素分析法、CAMPARI法、LAPP法、骆驼评估体系等。上述评级方法在内容上都大同小异,是根据信用的形成要素进行定性分析,必要时配合定量计算。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将道德品质、还款能力、资本实力、担保和经营环境条件或者借款人、借款用途、还款期限、担保物及如何还款等要素逐一进行评分,但必须把企业信用影响因素的各个方面都包括进去,不能遗漏,否则信用分析就不能达到全面反映的要求。b.综合分析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主观评级方法与客观评级法、模糊数学评级法与财务比率分析法、要素分析法与综合分析法、静态评级法与动态评级法、预测分析法与违约率模型法等等结合运用,同时还有各行业的评级方法。这些方法相互交叉,各有特点,并不断演变,更多地依赖于评级人员对受评对象的综合判断。c. 多变量信用风险二维判断分析法对信用状况的分析、关注、集成和判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也是多变量信用风险二维判断分析法的评级过程。多变量分析就是要从若干表明观测对象特征的变量值中筛选出能提供较多信息的变量并建立判别函数,使推导出的判别函数对观测样本分类时的错判率最小。根据判别分值,确定的临界值对研究对象进行信用风险的定位。运用此模型预测某种性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评级人员能及早发现信用危机信号。二维判断就是从两方面同时考察信用风险的变动状况:一是空间,即正确反映受评对象在本行业(或全产业)时点状态所处的地位;二是时间,尽可能考察一段时期内受评对象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4)评级行业国际信用评级行业在20世纪初的黎明中诞生,历经一百年经济危机与金融风险的洗礼,已经成就了它在全球资本市场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美国是世界上资本市场最发达的国家,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国际三家公司是国际评级行业的垄断者。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报告,在世界上所有参加信用评级的银行和公司中,穆迪涵盖了80%的银行和78%的公司;标准普尔涵盖了37%的银行和66%的公司,惠誉公司涵盖了27%的银行和8%的公司。美国的评级业采用的是市场主导模式,欧洲的信用评级业是按照美国的模式发展起来的。法国信用评级的发展是由管理当局直接推动的,法国政府规定绝大多数的证券发衍赃有信用评级。在英国,金融市场历史悠久且规模较大,这使得英国的市场比欧洲其他国家更有可能和更愿意接受信用评级。在德国,信用评级主要开展于国际性债务的发行。亚洲的信用评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是在大批本土机构到海外资本市场发放债务的过程中,逐渐接受欧美的信用评级,之后随着股票交易和债券规模的扩大,评级业的地位逐渐确立。印度评级业始于1987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仅用了10多年就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评级市场;1985年,韩国建立了本国的评级机构,政府对金融市场进行积极的开发和推进,规定公司发行超过一定数额的商业票据就必须经过信用评级。1982年菲律宾、1988年中国、1991年马来西亚也相继诞生了本国的评级行业。国际信用评级商业登本国际商业信用评级商业信用评估中,国际上通用的是基于“五C”理论的五个方面的考察。所谓“五C”,是指被考察对象的品质或付款意愿(Character)、资本规模(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担保状况(Collateral)及环境或条件(Condition)。企业的商业信用表现最终是由这五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1)品质或付款意愿指企业的品行、品质,将直接影响其合同履约或付款的意愿。一般从企业的付款历史记录、管理层的素质及管理规范程度来进行考量。(2)资本规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规模较大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而与商业信用最直接相关的规模即为资本规模。净资产、营运资金、销售收入等是常用的考量指标。(3)偿付能力经研究,就全球范围内,导致较差信用表现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偿付能力缺乏。大企业因没有偿付能力而最终倒闭的案例比比皆是。偿付能力风险分短期风险与长期风险,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的分析是研究偿付能力的基础。(4)抵押担保指企业提供的备用偿债保证,通常需要对抵押资产进行估价,对担保人进行信用分析来确定抵押担保的价值。这一方面的考量对企业的商业信用是一个较好的保证措施,同时也需要考虑企业对第三方提供的担保状况。(5)环境或条件事物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环境或条件这一部分,考虑一些系统风险,如国家、地区、行业等特有的风险对企业信用的影响。

5. 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史

  1、穆迪(Moody)公司的创始人是约翰·穆迪,他在1909年出版的《铁路投资分析》一书中发表了债券资信评级的观点,使资信评级首次进入证券市场,他开创了利用简单的资信评级符号来分辨250家公司发行的90种债券的做法,正是这种做法才将资信评级机构与普通的统计机构区分开来,因此后人普遍认为资信评级最早始于穆迪的铁道债券资信评级。1913年,穆迪将资信评级扩展到公用事业和工业债券上,并创立了利用公共资料进行第三方独立资信评级或无经授权的资信评级方式。穆迪评级和研究的对象以往主要是公司和政府债务、机构融资证券和商业票据,最近几年开始对证券发行主体、保险公司债务、银行贷款、衍生产品、银行存款和其他银行债以及管理基金等进行评级。目前,穆迪在全球有800名分析专家,1700多名助理分析员,在17个国家设有机构,2003年评级和分析的债券总额超过30兆美元,其股票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交易(代码MCO)。
  2、标准普尔(S&P)由普尔出版公司和标准统计公司于1941年合并而成。普尔出版公司的历史可追
  标准普尔座谈会
  溯到1860年,当时其创始人普尔先生(Henry V. Poor)出版了《铁路历史》及《美国运河》,率先开始金融信息服务和债券评级。1966年标准普尔被麦克劳希尔公司(McGraw Hill)收购。公司主要对外提供关于股票、债券、共同基金和其他投资工具的独立分析报告,为世界各地超过22万多家证券及基金进行信用评级,目前拥有分析家1200名,在全球设有40家机构,雇用5000多名员工。
  3、惠誉国际(Fitch)是1913年由约翰·惠誉(John K.Fitch)创办,起初是一家出版公司,他于1924年就开始使用AAA到D级的评级系统对工业证券进行评级。近年来,惠誉进行了多次重组和并购,规模不断扩大。1997年公司并购了另一家评级机构IBCA,2000年并购了DUFF & PHELPS,随后又买下了Thomson Bankwatch,目前,公司97%的股权由法国FIMALAC公司控制,在全球有45个分支机构,1400多员工,900多评级分析师,业务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机构融资评级,迄今已对1600家金融机构、1000多家企业、70个国家、1400个地方政府和78%的全球机构融资进行了评级。
  自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上述三家公司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或称“NRSRO”(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后,三家公司就垄断了国际评级行业。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报告,在世界上所有参加信用评级的银行和公司中,穆迪涵盖了80%的银行和78%的公司,标准普尔涵盖了37%的银行和66%的公司,惠誉公司涵盖了27%的银行和8%的公司。每年的营业收入穆迪约15亿美元,标准普尔为10多亿美元,惠誉国际为5亿美元左右。
  百科

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史

6. 美国的信用评级还会下调吗?

不会,因为三大评级机构都是美国的,是为美国服务的。这一次也只有一家下调,其他两家维持AAA。      美国是世界上负债最多的国家,不但开动印钞机换取别国大量商品和服务,而且将别国获得的美元又通过美国债券回笼很大一部分。美国目前高度依赖国债(借来的钱)来维持政府的日常运行,美国政府通过财政部向全球投资者发行国债来弥补其财政赤字。现在各国都已经对美国国债表示担忧,质疑美国偿债能力,但如今各大评级机构对美国国债的评级都维持在3A级(最高评级)。  
  如果下调美国信用评级,那么美国债券的发行能力就将大打折扣,美国也可能陷入危机。
  
  然而,这种情况却根本不会发生。原因很简单:这三家评级机构都是美国的,长期受美国政府庇护。

7. 国际信用评级的介绍

信用评级(又称为资信评级、资信评估、信用评估)就是由独立中立的专业评级机构,接受评级对象的委托,根据“独立、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以评级事项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有关标准化规范化的规定为依据,运用科学严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评级对象履行相应的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进行调查、审核、比较、测定和综合评价,以简单、直观的符号(如AAA、AA、 BBB、CC等)表示评价结果,公布给社会大众的一种评价行为。

国际信用评级的介绍

8. 百度问答 美国信用评级

—— AAA 级: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 AA 级: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 
    除AAA级,CCC级(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中国是AA-、A1)因为:1)三大评级机构都是美国的;2)美国经济水平很高;3)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具有火车头的带动作用;4)中国有点水份假、大、空;所以尽管美国每消费一美元中有40美分是借的,一堆烂帐,负债达到100%,美国仍是AAA,中国是AA- 甚至是A1。可见神马都是浮云!